来源: 中国教育报 日期:2024-05-23
“双减”政策实施将满3周年之际,校内课后服务如何再升级?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从系统规划、内容设置、管理实施、资源使用、安全保障和质量监控等方面,完善课后服务工作的制度设计。这不仅是对“双减”政策的深入落实,更是聚焦实际问题给出具体可行的指引方向,为未来课后服务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要持续更新理念、思路。过去三年,各地各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基本实现了课后服务的全覆盖、常态化。未来,课后服务的重点必然要转向提质增效,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成长。《指南》充分体现出,课后服务不仅要做好基本托管、课后辅导等规定动作,解决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的现实困难,还要聚焦学生的成长需求。
一方面,突出综合性、实践性。通过增加更多的素质拓展项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坚持系统思维,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教学总体安排,对课内课后教育一体化设计、校内校外统筹安排,构建起相辅相成的学校全程育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完整链条,进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此外,针对课后服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如服务时长和灵活度等,进一步明确标准。例如,《指南》要求,课后服务原则上不早于17:30结束,但考虑到不同群体需求,学校可设置2—3个时间段,允许学生弹性离校、分批次放学。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要进一步精耕细作服务的内容。从满足学生“愿留尽留”的基本意愿,到不断提升“留有所得”的获得感,课后服务必须在内容供给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目前,课后服务的类别已经相对明晰,主要包括作业指导、答疑辅导、素质拓展、托管服务等。如何在内容上提质量、见实效?
一是根据年级、学段细分服务的具体内容,满足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指南》分别明确了一年级新入学阶段、小学中低段、小学中高段和初中课后服务的侧重点。例如,一年级新入学阶段课后服务侧重于适应与融入,小学中低段课后服务侧重于兴趣启蒙、综合实践拓展,小学中高段课后服务侧重于兴趣特长培养、学科实践拓展,初中课后服务侧重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支持和指导、学科巩固与延伸等。即使对同一年级或同一学段,也鼓励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因需选择的机会。
二是重点关注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如对学习困难比较突出的学生,可采用“分层辅导”与“量身定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补差补缺,努力实现“当天问题不回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设置分层作业、挑战任务、高阶课程、专项活动等方式,保证学生学足学好,真正做到各得其所。
提升课后服务质量还要拿出更实在、有力的保障举措。不可回避的是,课后服务无形中增加了学校的办学管理成本和教师的工作量。如何更好地破解这一难题,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指南》在经费来源、师资力量、场地设施、激励机制等方面打出“组合拳”,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经费来源更有保障。明确学校不得向家长和学生收取费用,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按职责共同负担,可切实解决经费来源的难题。激励机制更有活力。新增教师绩效工资额度用于激励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价值导向。师资队伍得到加强。允许学校根据需求,按照“双向选择”适当引入一定数量的校外人员。场地设施校内外统筹。除了鼓励学校内部挖潜,还可积极探索集团或学区共享课后服务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畅通流动。同时,根据校外资源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建设“环学校教育圈”,就近就便统筹利用学校周边教育资源。
校内课后服务不仅是“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还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这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千千万万家庭的教育获得感。各地的探索实践已经推动了课后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未来,还要不断加强研究和探索,强化制度设计和标准引领,让学校课后服务更有质量、更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