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院简介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课题研究 学校文化 学校风采 安全文化 校本课程 家庭教育 经典案例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 机构动态
 ※ 新闻资讯
院长 许福源

  大家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网站!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网站是一个展示学校文化建设发展和进步的窗口,是一个传播和普及学校文化建设知识的平台,更是一个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枢纽。

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平台,增进社会对学校文化和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的了解,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欢迎广大朋友对我院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最后,祝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教育资讯
 
坚守制度底线 防范违规招生-新闻资讯-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坚守制度底线 防范违规招生

《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的相继印发,为在新时代加快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抓手,也实质性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基础教育、怎么建设基础教育以及谁来建设基础教育这三个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发生了深刻的格局性变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一些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免试就近入学、中小学“公民同招”全面落地,义务教育“择校热”明显降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违法违规举办培训和竞赛活动的机构依然存在,中小学校与校外的违规培训、竞赛机构相勾连现象依然存在,以竞赛成绩、考试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或者参考的问题依然存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提出要致力于深化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进一步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做大“蛋糕”是一方面,要想真正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需要着力做好“蛋糕”的公平分配,这其中落实防范违规招生的要求就是一项重要保障。

首先在基本逻辑上要明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供给+获得”完整链条。在这里要区分“发展”“供给”和“获得”,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描述的是教育的发展状况,包括发展规模、类型和质量,是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矛盾的基础。相比之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供给”,更多指向供给对象、方式、途径和策略等。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获得”,则指的是受教育者的实际获得感,招生是关键环节。比如所供给的优质学位,到底有没有真正获得。建立完整链条,要形成一以贯之的路线,落实防范违规招生的要求。

其次在责任边界上要明晰底线和规范。上述完整链条从性质上讲都属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在政府承担保障供给的主要责任前提下,引导经营主体和公益性社会机构补充供给的公共教育服务。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实质上明确了底线和规范,即在义务教育阶段,坚持免试就近和“公民同招”,禁止通过考试或者变相考试选拔学生。底线要坚守、规范要坚持,这是基本公共服务责任边界之内的责任要义。

此外,还要进一步厘清利益勾连、违规招生的严重危害。择校热虽有所冷却,但掐尖行为依然存在。有的学校不设选拔考试,但暗地里却将各类竞赛成绩、各种证书当成通行证,从“明掐”转向“暗掐”;有的学校则借学区、集团、合作等之机,提前暗地选定实施“早掐”;还有的学校更加隐蔽,通过与校外培训机构的勾连,借利益输送转移所谓风险,由“自掐”转为“替掐”。不管是“暗掐”“早掐”还是“替掐”,都在破坏着基础教育的育人生态,都在消解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和实际获得感。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改进措施上要严格执行。要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全面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各类招生考试与变相招生考试。对违反规定的地方和学校,应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厉惩罚一起,以儆效尤。要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帮助广大家长认清违规竞赛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虚假宣传,避免盲目给孩子报各类培训班和让孩子参加违规竞赛,同时要积极利用好网络媒体以及全社会的广泛监督。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公民同招”,禁止“提前掐”。要按照教育部要求确保到2024年全面实现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让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站在同一条赛道起跑线,让学校回归育人本质。扎好了防范违规招生的“篱笆”,优质发展的教育会更好地迈向均衡供给,并进而迈向每一个孩子的公平获得。

来源:中国教育报

版权所有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易惠天下 鲁ICP备17005469号-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61601 传真:0531-86961601 Email:xxwhyjs@163.com
学校文化,山东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研究,学校文化交流,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文化,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关闭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