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研究院简介 新闻资讯 通知公告 课题研究 学校文化 学校风采 安全文化 校本课程 家庭教育 经典案例 联系我们
    文化论坛
 ※ 文化论坛
院长 许福源

  大家好!欢迎访问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网站!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网站是一个展示学校文化建设发展和进步的窗口,是一个传播和普及学校文化建设知识的平台,更是一个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枢纽。

希望通过这个网站平台,增进社会对学校文化和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的了解,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欢迎广大朋友对我院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最后,祝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文化论坛
 
跟风“洋早教”隐藏认识偏差-文化论坛-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跟风洋早教隐藏认识偏差

  日前,有媒体报道,广东一些城市的中高端早教市场几乎被洋模式连锁品牌占据。这些早教机构的宣传彩页和广告牌,大都打着全脑教育多元智能等旗号,开设的感官班、音乐班、语言班等课程名称也大都带有西方教育理论的前缀。同时,这类早教机构在家长群体中非常受欢迎,尽管课程价格相对较高,仍能吸引不少年轻家长。

  其实,一直以来,我国的早期教育都比较注重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经验。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西方的教育模式移植到中国,可能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特别是现今我国的早教市场还充斥着大量以逐利为目的的早教机构。因此,盲目相信和选择洋模式存在很大风险。

  仅以右脑开发这个曾经在早期教育中风靡一时的理念为例。上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科学家斯佩里为了控制癫痫病人的癫痫扩散,将其大脑两半球之间的联络纤维切断,使一个半球的癫痫发作传不到另一个半球,这一研究形成了对大脑不同区域专门化的理解。尽管没有证据证明斯佩里的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理论仍然顽强地进入了主流文化。这一理论认为:大脑左右两半球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左脑长于语言描述、数字计算、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右脑长于音乐欣赏、形象思维、三维空间认知等具体思维。一些教育者从该理论中生发出了两半球教育的理念。他们认为,人类长期以来主要运用左脑进行思维,现代人若想成功,必须进行右脑开发,以提高创造性。由此,幼教界还掀起了一场右脑风暴,大量有关右脑开发的书籍、玩具充斥于市,右脑开发的辅导机构也成功跻身于各种热门的培训机构之中,一起蚕食着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为什么神经科学中一些与教育并不相关的观点可以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早期教育领域大肆流行?打着诸如全脑教育等西化旗号的早教机构又为什么更容易受到家长的青睐?除了脑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媒体的大肆宣传,以及教育界由于理论贫乏而导致的错误推理与解释推论等原因外,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追问。

  普遍来看,我国的很多家长并不了解早期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面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宣传,在崇洋心理的驱使下,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带有洋化理念的早教机构。同时,在当前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大背景下,教育改变命运、提升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被放大,许多家长希望通过更多更好的教育投入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保持竞争力,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说法产生了集体无意识,从而忽略对其背后的推力和合理性的质疑。

  事实上,起跑线这一概念本身就值得质疑。起跑线的起点在哪里?由谁来确定这个起点?起跑线上不能输的究竟是什么?如果认识到人的发展规律,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不再那么重要。因为人的发展不是一个封闭的、有着固定终点的过程,而是永远开放、不断生成的终身过程,非一次或几次教育即可终结,也非一种或几种教育所能完成。从这个角度看,起跑线不是一个固定的、可控制的点,起跑线的内容也并非一些早教机构的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起跑线的概念界定更不应该由那些以逐利为目的的机构操纵。

  此外,盲目崇拜洋模式还与人们对教育过程认识的偏差有关。教育遵循的是一种动态原理,教育结果并不必然与教育者的意图重合,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并不必然导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发生。因此,并不是教育者让孩子怎样,孩子就会怎样。

  反观家长之所以相信洋早教的妙用,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学了就一定会得到某种收获。这种观点本质上忽视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将教育看作一种简单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线性过程。这种思维方式不但不科学,而且非常危险,它将教育降格为一种无需科学、无需艺术的简单化程序,其实是对教育价值、教育本质的抛弃。

   作者:杨秀 蔡迎旗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版权所有 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技术支持:易惠天下 鲁ICP备17005469号-1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山路53号 电话:0531-86961601 传真:0531-86961601 Email:xxwhyjs@163.com
学校文化,山东学校文化,学校文化研究,学校文化交流,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文化,山东省学校文化研究院












关闭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