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幸福教育
谈到教育,不禁让人想到中国近代启蒙学者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少年的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与共,青少年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实际掌舵者,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肩负重任的他们的学生时期亦应没有黑暗,充满幸福感。那么,如何让国家的“未来”幸福地度过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呢?
“你幸福吗?”成为2012年的流行语。在回答中,我们几乎找不到不幸福的字眼,人们都在描述抑或炫耀自己过得很好、很幸福。我想,这句话也应该问问学生们,“你们幸福吗?”也许我们并不会看到很多的“笑脸“在说他们很幸福,取而代之的也许是更多的抱怨与无奈: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太高,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严……简直就像小草一样,在夹缝中求生存。让孩子变得这么苦恼、这么不幸福,是不是值得教育者深思呢?教育仅仅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吗?学生的价值难道仅仅是纸上的分数吗?老师的追求难道仅仅是高升学率吗?爱因斯坦曾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满足,真正是充满乐趣地想学、愿学,这才是老师真正应该做的。所以说,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筑就孩子的终身幸福。
想要让学生存在幸福感,实现学生在学习旅途中的终身幸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毕生的时间,全部的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很欣赏泰戈尔说过的一句话:孩子,让他们望着你的脸,因此能够知道这世界的全部意义。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学生记在心里,稍有不慎,就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所以,老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有朋友对我说:“这世上当老师是最幸福的。”我问他何以见得,他说:“教师每天都在接触年轻的血液,每年都会看到不同的纯真面孔,不用浸入社会的大染缸、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难道还不幸福吗?”
打开《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对“幸福”一词的解释有两个义项:1.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2.(生活、境遇)称心如意。尽管生活中的幸福要比词典解释的更丰富、生动,但是,都是对内心的一种快乐的感受。在我看来,幸福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所做的事情与你灵魂深处的某点相契合,能让你感觉生活很美好,有存在感,这就是我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教育更是让教、受双方都愉悦的一件事,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幸福教育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