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就业季,职业教育能否“逆袭”
699万人涌入社会,让今年大学毕业生遭遇“史上最难就业季”,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即使降低“身价”仍无业可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职校毕业生却成为企业抢夺的“香饽饽”,就业率形势向好。一冷一热之间,也让原本被考生和家长冷落的职校出现“回暖”迹象。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局面下,职业教育能否“逆袭”,扭转在考生和家长眼中“下下签”的尴尬?
高就业率让职校人气攀升
与今年普通高校毕业生遭遇就业寒流不同的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依然“风景这边独好”。
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职业院校近1.4万所,在校生近3100万人。教育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司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高于其他所有高校。
在“最难就业季”的今年,职校毕业生“逆袭”现象格外引人关注,也给职校招生带来了新气象。以往被学生和家长冷落的职高、技校和中专,人气明显回升,有的地方中职学校招生甚至破天荒出现职高、普高平分秋色的局面。
职教亟待摆脱“弱势教育”的尴尬
虽然总体向好,但不可回避的是,职业教育仍面临“被冷落”的现实尴尬:一边是用人单位需求量大、毕业生就业率高,一边却是落榜生仍为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选择复读,甚至复读数年。
部分中职高职学校反映,目前仍面临明显的招生压力。上海工艺美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给一本、二本不要的学生最后“一碗饭”,这是大部分职业院校面对的问题,以至于最后招进来的学生基础底子都比较薄弱。
高就业率背后隐藏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提升空间小。职校毕业生往往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软肋,虽然国家在“中高职衔接”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但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的上升通道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想继续学习的学生往往苦于没有门路,甚至陷入“断头教育”的尴尬境地,也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在考生和家长面前不被认同。
消除歧视需要政府行动
来自人社部的消息显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保持在年均700万人左右,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青年就业压力巨大。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不断增加。
“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在于组建应用技术大学,并形成本科、硕士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兴会说,上世纪80年代,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迅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良好理论功底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这值得借鉴。 |